知識中心

騰訊雲vs阿裏雲,誰主沉浮?

2019-03-06 12:51:17 mimukeji

騰訊雲vs阿裏雲,誰主沉浮?



本文旨在通過人工智能行業對雲服務平台代表性產品——阿裏雲、騰訊雲的產品定位、核心功能、發展戰略等方面的研究,探討人工智能雲服務平台產品的在國內的發展趨勢。為之後根據實際情況,利用具有較多優勢的雲服務平台,研發應用層人工智能產品提供決策輔助。

阿裏雲與騰訊雲對比

一、行業背景

1. 行業概況

雲計算的發展經曆了從虛擬化、並行等技術成熟的前期積累階段,到SaaS、IaaS、PaaS 叁種形式出現的形成階段,當前正處於通過深度競爭形成主流平台和標准的成熟階段。

雲計算作為移動互聯網、物聯網、大數據、智能硬件和工業 4.0 等新興方向的底層支撐,近年來發展迅速。

以SaaS為代表的雲服務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末。2005年亞馬遜推出的AWS服務,使產業界真正認識到一種新的IT服務模式的誕生。在此之後,穀歌、IBM、微軟等互聯網和IT企業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開始提供不同層面的雲計算服務,雲服務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。

雲服務正在逐步突破互聯網市場的范疇,政府、公共管理部門、各行業企業也開始接受雲服務的理念,並開始將傳統的自建IT方式轉為使用公共雲服務方式,雲服務將真正進入其產業的成熟期。

2. 市場現狀

發展階段:

一個行業大致可以分為四個發展階段:探索階段、快速發展階段、成熟階段、衰退階段。

根據2015年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,大部分雲計算服務——如:AI雲服務,仍處於快速發展期;部分服務——如:SaaS與IaaS,處於成熟期。

為了推進雲計算的快速發展,相關支持政策陸續出台。

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《雲計算發展叁年行動計劃(2017-2019年)》:計劃目標到2019年,我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4300億元,大量的資本進場將其帶入一個高潮。

總體來看,當前我國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較小,與全球雲計算市場相比有3-5年的差距。雖然整體行業趨於成熟,但滲透率並不高。全球市場中,全球IT總投入大概是3.5萬億美金,其中雲計算市場只占到3000億美金左右,整個市場滲透率只有10%左右,而國內雲計算市場滲透率更低。

愛分析首席分析師李喆表示:中國雲計算市場滲透率只有5-7%,仍處於相對早期階段。考慮到國內雲服務發展略微滯後的現實,我們認為國內雲服務平台仍處於快速發展期的中後階段。

騰訊雲vs阿裏雲

圖1. 2015技術成熟度曲線(Gartner,2015)

市場規模:

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《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》統計數據顯示:我國公有雲市場保持50%以上的增速。

截止至2017年我國雲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691.6億元,增速34.32%。其中,公有雲市場規模達到264.8億元,相比2016年增長55.7%。預計2018-2021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,到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902.6億元,私有雲市場規模達426.8億元,較2016年增長23.8%。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,到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955.7億元。

其中,IaaS(基礎設施即服務)成為公有雲中增速最快的服務類型。

2017年,公有雲IaaS市場規模達到148.7億元,相比2016年增長70.1%。截止2018年6月底,共有301家企業獲得了工信部頒發的雲服務(互聯網資源協作服務)牌照,隨著大量地方行業IaaS服務商的進入,預計未來幾年IaaS市場仍將快速增長。

PaaS(平台即服務)市場整體規模偏小,2017年僅為11.6億元,較2016年增加52.6%。SaaS(軟件即服務)市場規模達到104.5億元,與2016年相比增長39.1%。

騰訊雲vs阿裏雲

圖2.2015-2021年我國雲計算整體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(前瞻產業研究院,2019)

產業鏈:

當前,人工智能行業已經形成較清晰的產業鏈。

雲計算的上遊主要是芯片企業(Intel等)、網絡設備提供商(華為,思科等)、網絡運營商(中國電信、中國聯通等)、儲存提供商(EMC、華為等)、服務器提供商(浪潮、華為等)以及操作系統(Vmware,微軟等)。

下遊主要是不同行業的應用產品。雲平台為技術層重要組成部分,國內代表產品有:阿裏雲、騰訊雲、百度雲、華為雲等。

在人工智能領域,這些雲平台主要整合了內容識別、智能語音、人臉識別、自然語言處理等功能,通過雲平台、解決方案、SDK接入等形式供下遊企業使用。

騰訊雲vs阿裏雲

圖3.中國AI產業鏈(易觀,2018)

騰訊雲vs阿裏雲

圖4.中國雲計算服務重點企業(易觀,2018)

產業發展趨勢:

AI+雲:雲平台集中數據和算力,”AI+雲”是未來趨勢 ——算力、算法和數據是AI不可或缺的 ” 叁駕馬車 “。

雲計算的發展導致了大量數據向雲平台集中,而雲平台自身就具備強大的計算能力,只要再提交算法給雲平台,就滿足執行 AI 算法的核心要素。因此,雲平台是執行AI算法的上佳選擇。所以,通過直接在雲平台上增加 AI 處理能力將是未來發展趨勢。

雲平台為 AI 提供運行平台,AI反過來提升雲計算 “智商”。目前,阿裏雲、AWS、騰訊雲、華為雲等均已提供AI計算平台。

安全性能:雲應用越多,雲安全性將變得更加脆弱,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。

2018年全球信息安全支出預計達到930億美元,2017年為864億美元。在不久的將來,安全問題盛行,雲計算行業將期待更多網絡安全公司提出新的雲安全措施。實現雲安全服務的自動化、加速和集成可以重新定義雲安全措施。

集中度上升:全球方面,2017年全球公有雲市場份額排名前叁的是:亞馬遜 AWS,微軟 Azure 和阿裏雲。

AWS 占據 54.2%的市場份額,阿裏雲的全球市場份額從 2016 年的 3.0%上升至 2017 年的 3.7%,領先於第四名穀歌 2.8%的市場份額,全球雲計算整體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。

2017年中國公有雲服務整體市場份額中,阿裏雲繼續保持市場領軍位置,全年營收 11.12 億美元,市場份額達到 45.5%;騰訊雲居第二,營收 2.51 億美元,市場份額達到 10.3%;中國電信排名第叁,市場份額 7.6%;位居第四的金山雲,市場份額為 6.5%;亞馬遜 AWS首次進入國內前五,市場份額為 5.4%。

基礎設施化:移動互聯網在過去幾年中充分釋放了人口紅利,現在,“如何繼續挖掘數據紅利?”,成了持續獲客的保證。這就要求互聯網雲基礎設施不僅能夠提供虛擬機、存儲、彈性擴容資源,而且要具備高效處理應用的能力,更需要像人工智能這樣的智能底座來支持和經營數據。

在Cloud 1.0時代,主要以計算、存儲、網絡、數據庫等資源型服務為主,要滿足高並發、彈性擴縮容的需求。而這些需求通常基於高可用的軟件和通用的硬件來實現。現在正是從Cloud 1.0向Cloud 2.0過渡的關鍵期,最大的變化是:基礎設施要以應用為中心,以提供能力服務為主。

標准統一:目前,眾多標准組織都把雲的互操作、業務遷移和安全列為雲計算3個最重要的標准化方向。

類似於今天電信網絡中不同運營商同類業務間的互聯互通,未來雲提供商之間也必然實現互聯,實現互操作,這也是建立更加合理的市場競合關系的必要條件。

雲平台之間的互操作將促進雲計算產業鏈的進一步細分,並產生更加靈活和多樣化的業務形式。互操作將產生眾多雲間接口的標准化需求,如:計算雲與存儲雲間的接口、軟件雲與基礎設施雲間的接口等。

雲間的業務遷移是維護市場秩序,避免業務壟斷和用戶鎖定的重要基礎。雲間的業務遷移需要在提供同類雲計算業務的提供商之間,定義標准化的業務、資源、數據描述方式,這也產生了大量的標准需求。

在雲計算發展面臨的挑戰中,安全和隱私排在了首位。

雲安全被認為是決定雲計算能否生存下去的關鍵問題,因此也自然成為標准化所關注的重點。當然,安全問題需要從法律、監管、信任體系等多個角度入手去解決,標准化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。

從技術的角度看,雲的安全問題帶來了對雲平台及客戶端安全防護、數據加密、監管接口等多方面的標准化需求。

隨著市場的擴大與業務的發展,雲計算的標准化成為大勢所趨。從長遠來看,如果雲計算要成為像電信、電力這樣的公共服務行業,形成巨大的產業規模,實現標准化是眾多廠商必然的選擇。

目前,雲計算的標准化雖然成果寥寥,但總體上呈現出一種“自下而上”的趨勢,即先從一些具體領域或細節性技術入手,逐步形成總體的標准框架。在這個標准體系中,雲的外部特性與接口,包括互操作、業務遷移與安全將是標准化的重要方向。

3. 小結

雲平台正處在快速發展期到成熟期過渡階段,未來發展趨勢為:以業務為核心的雲基礎設施,人工智能與雲服務的結合,安全性能的提高,標准的統一。

隨著底層核心技術發展逐漸停滯,雲平台市場在產品形式和服務內容上呈現出同質化,未來梯隊劃分將變得更加明顯,頭部產品存在無限可能,並將逐漸形成行業規范。

目前中國企業雲計算滲透率為5-7%,與國外一些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。但得益於政策額紅利和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,市場潛力空間較大仍然很大。伴隨雲平台服務質量的提高,價格的下降,行業扶持政策落實,未來以雲平台為基礎的產品及應用將迎來迅速發展。

二、競品分析

1. 競品確定

本次競品分析選擇騰訊雲阿裏雲,原因如下:

市場規模

在2017年公有雲市場中,阿裏雲的市場份額達到45.5%,騰訊達到10.3%,分別位於第一和第二。

阿裏和騰訊在雲計算業務上,是布局最早的互聯網公司。

2018年1月,阿裏巴巴公布2018財年第叁季度財報數據,雲計算是阿裏增速最猛的業務,呈現叁位數增長。2017年阿裏雲累計營收達到112億人民幣。同年8月,阿裏財報顯示:雲計算付費用戶數量已超過100萬。

騰訊雲並未在財報中直接公布自己的營收情況,但根據自媒體《科技十點見》的推算,騰訊雲的年營收預計將達到百億元級別,這一目標最快將在兩年左右實現。

獲客渠道

阿裏雲和騰訊雲也有濃厚的生態元素,比如:騰訊雲的客戶,有不少是騰訊投資過的公司,也有不少是騰訊泛娛樂生態的夥伴。

阿裏雲最初是因為電商服務器資源有冗餘,可以開放,最初的客戶是淘寶賣家,他們為了能更好地與淘寶系統對接,將進銷存系統率先上雲。騰訊雲出現,則是因為騰訊在3Q大戰後痛定思痛,大力做開放平台。然而,發現許多開發者,“沒有能力在短期內建立一個服務用戶的平台,就做雲來提供服務。

技術實力

雲計算與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甚至通信等技術都密不可分。要提供公共和綜合雲服務,就必須具備全面的技術能力。

只有巨頭才會同時在多項技術上布局,比如:阿裏有首期投資1000億元的達摩院做底層技術研發;百度在AI、自動駕駛上砸錢;騰訊也成立了各種實驗室、研究院。

他們在技術上的前瞻布局,最終會轉化為雲計算的能力或者產品。

2. 市場定位

右下圖可知:騰訊雲和阿裏雲業務上有高度重合的部分。

在主要核心業務中,阿裏雲除了去年新上線的物聯網以外,其餘業務與騰訊雲一致。

兩者的slogan有略微區別:騰訊雲企圖擔任一個連接器,以數據和智能化的方式連接企業。阿裏巴巴則充當一個賦能者的姿態,讓雲計算普惠各行各業。

這個slogan的差異也源自主要用戶群體的差異。此外,由於阿裏雲綜合實力較強,平台的定位范圍也較騰訊雲大。

兩者的主要戰略目標差距是:阿裏雲的目標更偏向國際化,並在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方面打開新的垂直市場。

由於生態的不同,騰訊雲的主要使用用戶是騰訊泛文娛領域與微信開放平台的合作者,而阿裏雲的主要用戶則是阿裏生態的中小電商。但是近兩年,兩者同時發力產業互聯網,將泛互聯網、政府及傳統企業作為市場的擴展方向。其中阿裏雲還將物理網的雲計算平台作為自身的戰略重點。

騰訊雲vs阿裏雲

圖5.騰訊雲與阿裏雲簡單對比

3. 用戶分析

地理區域擴張是騰訊雲全球化布局的首要任務。此前騰訊董事長馬化騰表示:2018年將繼續擴充雲基礎設施,為客戶提供優良服務。根據規劃,2018年騰訊雲將陸續上線多個區域和可用區,為更多企業和創業者提供集雲計算、雲數據、雲運營於一體的全球雲端服務體驗。

從騰訊雲和阿裏雲的橫向對比來看:目前騰訊雲的優勢已經開始顯現。

2018年3月15日,阿裏雲宣布其印度尼西亞大區正式開服運營,成為該國第一家在當地運營的國際公共雲服務商。這也是阿裏雲在全球開放服務的第18個區域,此前阿裏雲已經在歐洲、北美、東南亞、中東等地建設了基礎設施。

騰訊雲vs阿裏雲

圖6.阿裏雲、騰訊雲和金山雲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對比(前瞻產業研究院,2018)

從騰訊雲官網的客戶案例數量來看:遊戲領域的服務或者企業占比最大,其次是金融、醫療、電商、視頻,還有O2O、微信、旅遊、移動應用、政務、在線教育。不過這些實例不一定與騰訊雲客戶數量組成吻合。

相比騰訊雲,阿裏雲官網的客戶案例主要集中在電子商務,科技和教育領域,其次是媒體、旅遊、制造業、零售等,另外在政府端,阿裏雲也獲得了一定數量的客戶。

騰訊雲vs阿裏雲

圖7.騰訊雲主要細分領域客戶數量及主要客戶代表(前瞻產業研究院,2018)

4. 使用場景

雲平台在人工智能領域提供的服務可以分為:AI框架服務、AI平台服務和AI應用服務。

其中騰訊雲和阿裏雲在框架和平台服務上差別較小,主要是應用場景上的區別。

右下圖可知:兩者側重的場景與其主要客戶所在領域聯系緊密。

阿裏雲相比騰訊雲,與政府和供應鏈上遊聯系更為密切。因此,阿裏雲的亮點也偏向供應鏈和政府端的解決方案。而騰訊的使用場景主要在取代人工客服和信息驗證上,因此側重在智能語音客服和人臉/圖像識別上面。

但是明顯的趨勢是:隨著同質化加劇,雙方在技術和數據端差距逐漸縮小。發掘新的應用場景也成為了未來雲平台發展的重點突破口。

騰訊雲vs阿裏雲

圖8.騰訊雲與阿裏雲主要使用場景對比

5. 核心功能對比

騰訊雲vs阿裏雲

騰訊雲vs阿裏雲

圖9. 阿裏雲和騰訊雲的功能對比(夫尼特大人,2018)

阿裏雲:

彈性計算是阿裏雲的核心產品,擁有包括:雲服務器、專有網絡、容器服務、彈性伸縮、負載均衡等9項業務,涵蓋用戶的每一種選擇。

但是,其在計算領域更加專注於底層的的計算能力和穩定性,尤其是近期推出的神龍技術架構,跟AWS的Nitro很類似——都是通過先進的虛擬化技術打破物理機和虛擬機的隔閡。雖然相比AWS,阿裏雲起步比較晚,但跟AWS這個標杆的距離在不斷縮小,給 4.5 分。

在數據庫方面,阿裏雲擁有足夠的誠意——滿足用戶的一切需求,不管是普通用戶常用的叁大SQL數據庫(MsSQL、MySQL、PostgreSQL),還是流行的NoSQL(MongoDB、Redis、Memcache),都為用戶提供了服務。

幫助用戶更好的使用這些能力同時,對於大數據需要的海量存儲,阿裏雲也提供了對應的產品(PetaData、HBase 以及OceanBase)。值得一提的是自研的POLARDB,官方宣稱性能是MySQL數據庫的6倍,可惜在Oracle 數據庫支持方面有所缺失,要從第叁方繞一下,給 4 分。

在存儲方面,阿裏雲提供了對象存儲、文件存儲、歸檔存儲、塊存儲和表格存儲等多種存儲模式,最新的ESSD的隨機讀寫達到了恐怖的100萬,給 4 分。

在安全方面,阿裏雲以雲盾為基礎,發展出了數十款安全產品,涵蓋了WAF、內容過濾、數據加密、DDoS 防護、數據風控等多項功能,阿裏本身的安全能力就很出眾,在雲上同樣有保障。給 4.5 分。

在人工智能方面,阿裏雲以ET大腦為基礎,發展了ET工業大腦、ET農業大腦、ET環境大腦、ET醫療大腦等數個AI解決方案,及50多個AI產品。在眾多產品體系中,屬於阿裏雲集中力量發展的項目,從落地情況來看,也是國內走在最前列的,給 4 分

在CDN方面,阿裏雲官方給出的數字是 1500+ 全球節點,帶寬儲備超過120T。考慮到阿裏雲本身就是優酷、淘寶最大的CDN服務商,從實際效果來看,還是非常出色的,給 5 分。

在域名服務上,阿裏雲做的是最好的,其域名業務源自收購的國內的最大的域名供應商萬網。不僅提供了基礎的域名注冊的服務,還針對域名交易的人群,提供了域名交易、域名預定、域名轉入等服務,域名管理方面做到了一家成熟企業的優秀標准,給5分。

騰訊雲:

騰訊雲在基礎計算能力的提供上,投入不少精力,包括:標准的雲服務器、GPU雲服務器、FPGA 雲服務器等;在彈性計算上,大量的投入研發和實踐,幫助用戶更好的使用雲計算,給 4 分。

在數據庫方面,騰訊雲提供了標准的SQL數據庫和其特有的TDSQL,針對高速緩存場景的Redis 和Memcached、標准的NoSQL 數據MongoDB ,以及一些適合於大數據的數據庫,如:HBase、分布式數據庫DCDB。

不過豐富的產品缺沒有配套的應用,騰訊雲沒有針對用戶提供數據遷移的服務,會導致用戶在使用時的體驗不佳。給 3 分。

在存儲方面,騰訊雲的技術研發略顯吃力。只提供了標准的對象存儲和雲硬盤服務,對於一些不同場景下的需求來說,還是顯得不足,給3分。

在安全方面,騰訊雲依托大禹網絡安全和天禦業務安全防護,提供了不少場景化的安全服務。相比之下,騰訊雲的產品更加傾向場景化為用戶提供服務,給3.5分。

在大數據方面,騰訊雲發展出來了大數據基礎服務、數據應用和AI叁大體系,提供了豐富的技術產品,對於用戶來說,也是可以更好的去借助雲計算的資源來實現自己的需要,給 4 分

在CDN方面,騰訊雲依托騰訊本身的業務,提供了全球1000 多個加速節點,來幫助用戶去提升用戶體驗。不過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,騰訊雲的CDN 的每次變更,都會有較長的時間才能生效,給 4 分

在域名方面,騰訊雲只提供了基礎的域名注冊服務,只能算個及格。給3分。

騰訊雲vs阿裏雲

圖10.阿裏雲人工智能核心功能(來源阿裏雲官網)

騰訊雲vs阿裏雲

圖11.騰訊雲人工智能領域主要功能(來源騰訊雲官網)

6. 小結

從這些功能的對比來看:兩款產品的主要功能相差不大。

但是,由於產品定位的差異化,導致使用場景方面的不同。

騰訊雲比較看重社交、遊戲過程中實時大量互動及及時答疑的需求,在功能上就體現為身份核驗、語音/圖像識別,智能機器人比較有特色;而阿裏雲注重商家端和政府端的應用,擁有大量的對應解決方案。

經過對過去數年的戰略調整,目前兩者都將目標客戶群體從自身生態圈客戶,擴大到泛互聯網,泛政府,以及需要數字化轉型的傳統企業。

在地域方面,騰訊雲試圖在國內逐漸挑戰阿裏雲的地位,而阿裏雲則期待以東南亞為突破口逐漸打開國際市場。由於騰訊雲技術上和功能上與阿裏雲仍存在一定差距,未來市占率的挑戰之路仍充滿荊棘。

本文轉載自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